平凉日报记者 王富强
今年七夕节,对于灵台县碑子沟社区居民姚广礼来讲,过了一个浪漫而幸福的节日。他和其他12对“金婚”“银婚”夫妻分享了婚姻经营之道和爱情故事,并留下相互陪伴白头到老的心声。
【资料图】
姚广礼的幸福时刻,源于灵台县城东社区“金婚银婚传家福·鸾凤和鸣温旧梦”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活动期间,社区文化队伍还为老年人献上了文艺演出,眉户剧、双人舞、民族舞轮番上演,精湛的唱腔、优美的舞姿,让在场老年人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这只是灵台县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建设“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提升六大能力”的总要求,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特色品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全县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4个、实践站192个,实现了全覆盖。
强化组织领导 靠实工作责任
从开始的试点摸索,到后期的全面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么建,考验着智慧和魄力。
灵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放在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盘子中来思考、来部署。
“支部书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和建章立制。”西屯镇白草坡村支书任银珠说道。灵台县建立了县、乡、村“一把手”抓落实的领导机制,明确了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中心(所、站)负责人的职责。各级党委(党组)积极推动文明实践活动与部门职能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根据现有志愿者的技能特长和服务类别对志愿者进行归口划分,形成了志愿服务总队协调,中心9支专业化志愿服务分队示范引领,所站N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的“1+9+N”三级志愿服务网络体系。
今年,该县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我们的节日”活动,谋划部署了5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进度”,实现了文明实践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紧贴群众需求 抓实志愿服务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等不来,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场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将新理论新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快回家拿些废旧物品过来,可以兑换一盆花。”在西城区市民广场,“旧物换绿植·文明我先行”节能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引得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节能低碳、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
聚焦文明城市创建,该县部署开展了“践行二十大·志愿我先行”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和“深化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祀树新风”“陇韵粽香·美德润家”端午节等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五大文明”劝导和文明停放、文明公厕、文明墙面、文明楼道“四大行动”主题劝导活动,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周五上街”、城区市容市貌及交通秩序“十大乱象”整治、城市“牛皮癣”清理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0多场次。
围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依托甘肃省结对帮扶微信小程序,向孤儿、重度残疾户、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开展政策宣传、谈心交流、走访探视、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240多场次,真正把关心关爱送到群众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
越来越多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灵台大地开展,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万(场)次,受众达12.3万多人。
注重品牌培育 彰显示范力量
围绕破解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灵台县因地制宜邀请道德模范、灵台好人、“低彩礼”等家庭现身说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改变婚丧嫁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新风正气。
群众需求是文明实践活动的“指挥棒”,灵台县按照“群众需求什么就实践什么”的原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心设计服务项目,坚持把每周星期五确定为志愿服务日,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聚焦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该县持续培育壮大“幸福我来秀·灵台群艺汇”新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举办了“欢乐百姓年”网络春晚、“玉兔闹春•妙趣元宵”灯谜竞猜、“戏曲进乡村”、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四季有村晚·百姓大联欢”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演出等惠民乐民活动16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该县常态运行中心(所站)派单与群众点单融合模式,乡镇所站和县中心9支志愿服务分队结合实际,常年至少各打造2个以上精品志愿服务品牌,形成了以“邻里和睦一家亲”、“幸福夕阳”“假日课堂”“创城日我们在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实践示范志愿服务品牌,有效满足了群众需求,发挥了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在古城灵台,志愿服务随处可见,文明实践常创常新,越来越多的文明剪影正逐渐连点成片、文明之花遍地盛开,崇德向善之举随处可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