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闻网-主流媒体,廊坊城市门户

深受吃货们欢迎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强势回归

2018-03-14 22:11:08 来源: 北京日报

19日晚,深受吃货们欢迎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强势回归,在第一集“器”中,出现了一套精美绝伦的同治大婚瓷,这套瓷器来自重庆。今(20)日,记者联系上重庆收藏家、未名堂古陶瓷艺术馆馆长陈斌嵩,了解到纪录片拍摄和收藏背后的故事。

幕后:摄制组辗转联系 嘉宾见真品激动落泪

“一百五十年前烧制的这套同治大婚瓷共计一万零七十二件。除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两千八百余件外,其余都散落民间。重庆收藏家陈斌嵩辗转海外苦心收藏,才有了我们眼前历史的模样。同治大婚瓷开启了中国日用餐具史上整套餐具的概念,实用之余也极尽巧思,传递着古人对饮宴节礼的郑重。”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第40分钟左右,伴随着浑厚有磁性的男声旁白,一套精美的瓷器缓缓出现在观众眼前,或明黄或大红的底釉上繁华朵朵、蝶舞翩翩,福、禄、寿、喜字样古朴典雅。

陈斌嵩还记得,去年7月,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央视纪录片拍摄组的人。“他们可能是从新闻或者收藏圈中得知消息,然后通过媒体人辗转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想拍摄我手头这套瓷器。”他辗转收藏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器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吗?核实对方身份后,陈斌嵩当即痛快地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两个多月后,大约10人的摄制小组来到了位于渝北新牌坊的未名堂古陶瓷艺术馆,其中包括第一集“器”的分集导演骆永红、荷兰知名摄影师班尼特和嘉宾宏陶居艺术总监张宏等人。

让陈斌嵩印象深刻的有一个细节:在见到真品的那一瞬间,张宏激动得不能自已,连声赞叹“太美了”,捧着瓷器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拍摄从早上九点开始到晚上六点才结束,整整一天的拍摄,凝结成纪录片中短短一分钟左右的镜头和一百多字的解说词。陈斌嵩告诉记者,前期他为拍摄组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资料,在他看来,这一集全部围绕跟食物有关的器物展开,历史文化氛围很厚重。

苦心:奔波海外拍卖会 七年多收藏达三十余件

记者了解到,在纪录片中出镜的,只是陈斌嵩收藏的“同治大婚瓷”的一部分。经过七年多的苦心收藏,他手中的“同治大婚瓷”如今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件,分碗、盘、碟、酒盅、羹匙等24种器形,大多是淡黄色底釉,款识一律用红彩楷体书写,在这些瓷器的底部,除了为大婚颁发的“同治年制”四字红色喜庆楷书款外,有的还特意用吉祥语句书写,如:“燕喜同和”、“长春同庆”等红彩款识,代表着对大婚的祝福。

为了收集这套瓷器,他经常飞去海外各种拍卖会,接触多位藏家,每件单品花费都在六位数以上。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同治大婚瓷”在民间最丰富的一笔私人收藏。

匠心:一万多件瓷器烧制两次才合格

为什么对这套藏品如此执着?陈斌嵩表示,自己是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感兴趣。

顾名思义,“同治大婚瓷”是为清朝同治皇帝大婚烧制的。据清宫文献记载,同治皇帝的大婚于同治十一年农历二月举办,共消费1100万两白银,但还不包括做瓷器的开销。而根据《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早在同治大婚的数年前,当时的清廷就花费十三万两白银在景德镇复建御窑厂专门烧制大婚瓷器。

这套瓷器烧制过两次,第一次从同治六年三月到同治八年,历时两年,烧制出一万零七十二件瓷器,却未得到清宫内廷首肯,清廷传旨称“烧造粗糙,不堪应用”,下令补烧。同治九年(1870年),清宫传旨江西九江关,给督烧御窑瓷器的负责人景福,所造“各项瓷器要端正,毋得歪斜,其里外花釉及颜色均烧造一律精细鲜明,勿使稍有草率”。为了赶烧这批大婚用瓷,景德镇御窑厂甚至停烧了当年宫廷每年所需的常备大运瓷器。“可见那时的御窑厂对品质的把控是多么严格。”陈斌嵩感叹到。

陈斌嵩告诉记者,流落在外的同治大婚瓷数量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了,收藏殊为不易。

同时他也表示,现如今,随着收藏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大家的关注点也逐渐从单件藏品转移到藏品所传递出的历史和文化,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目前,这套同治大婚瓷作为镇馆之宝之一,在未名堂陶瓷艺术馆免费展出。

关键词: 吃货 舌尖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