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着力提升我市基础教育水平。
据了解,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54所,在校生583393人。其中,普通小学804所,在校生437761人,毛入学率102.41%,学龄人口入学率99.73%,辍学率-0.46%。教职工25664人,专任教师238l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8%。普通初中150所,在校生145632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28%,辍学率0.11%。专任教师10862人,学历合格率99.92%。
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以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月,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出动宣传车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二是积极开展无辍学乡镇、无辍学学校和无辍学班级活动,提高学额巩固率。三是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组织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救助贫困家庭学生。通过以上措施,我市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控辍保学机制和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教育、依法治教的良好氛围。
增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将义务教育经费足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近三年,财政对全市义务教育的投入分别为:40.39亿元、51.91亿元、58.9亿元,分别占当年地方教育总投入的64.90%、62.90%、62.07%,年增长率分别为13.79%、28.52%、13.47%。2013年全市投入30.8亿元,新改扩建学校576所,惠及30多万中小学生。2014年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改薄”工程,全市五年规划投入资金10.55亿元。529所学校完成设备购置任务,新购仪器设备、计算机、图书资料等价值2.4亿元。目前全部中小学校接入互联网,90%的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教师人手一机,生机比近7:1。
强举措,促进教育公平。一是优化学校布局。县域以初中城镇化、小学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方向,整合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二是保障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与市民平等,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三是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取暖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每年为1万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四是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截至目前,80%以上的中小学校实现标准化,城乡学校办学差距不断缩小。
建机制,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建立健全教师素质提升机制,积极推进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强化教师培训,加强师德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教能力不断提高。二是深化与京津教育合作。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市先后与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建立了教育联盟关系,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签订了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围绕资源共享、学校共建、研讨培训、挂职锻炼、跟岗学习、教学观摩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三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建立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教育长效机制。四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