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限通道、降杠杆的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前,信托公司抓住最后的监管真空期,加大产品发行力度。
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2017年12月,信托产品市场延续了11月的大好形势,整体较11月出现爆发式增长,环比大增69.06%。具体来看,12月金融类产品的发行规模最大,增长速度也排在前列。而基础产业类产品的规模在经历了11月份的下滑之后,12月有较大反弹,环比增幅达175.92%。
发行大增
截至2017年12月31日,12月份共有62家信托公司参与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共发行810款集合信托产品。与11月同期相比,发行数量环比微降1.46%。但12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272.20亿元,与11月同期相比,大增41.67%,发行规模实现连续4个月上行。
2017年以来,企业融资需求较强,非标融资规模也不断提升,根据央行发布的2017年11月的社融数据,信托贷款余额为8.31万亿元,同比增长35.1%,一年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因而,2018年以来,集合类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增速也一直保持较高的位置。
截至2017年12月31 日,12月成立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12%,较11月上升0.31个百分点,这也是2017年以来首次单月平均收益率超过7%。
从大环境上看,产品的收益率上升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一直水涨船高。近期,随着资金面的宽松和市场对于2018年定向降准的期待,收益率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各种具体监管措施的落地,市场仍然会面临着金融机构业务调整带来的交易摩擦的冲击,推动收益率上行,博弈市场的短期反弹风险仍大。
展望2018年,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认为,预计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会小幅回升。产品的平均期限为1.66年,与去年12月同时点统计得到的数据相比拉长了0.13年,表明产品流动性有所下降。
基础产业类信托规模将回升
2017年,房地产信托在争议中前行。一方面,房地产信托在去年实现逆势增长,另一方面,围绕房地产信托违规处罚的案例也逐步增多。2017年以来,由于银行贷款、发债融资、私募基金等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受限,信托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因此,2017年以来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增长较快。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信托业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信托余额2.07万亿元,占比10.01%,比二季度末增长近1个百分点。这也是2015年以来信托资产投向房地产领域占比首次超过10%。
近两年,基础产业类产品由“高歌猛进”到“平稳过渡”。随着“463号文”以及监管趋严的影响,相关产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幸运的是,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并没有因为监管政策的收紧而戛然缩减,另外,信托公司也对基础产业信托产品进行了转变和创新,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承诺函、担保函的方式,从而顺利渡过对新规的适应期和调整期。因此,未来基础产业类产品规模仍有回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