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城市热闹社区,到“一寨两国”的边境村寨,一座座漂亮的组织阵地建起来了;从常规教学到现场教学,微党课、故事党课流行于田野乡间,“党员服务日”“党费日”成为日常制度。“每交一次党费,都在提醒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党员们纷纷表示。
对于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云南来说,建设好基层党组织是云南稳边固边的强有力保障。“抓基层打基础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云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基层党建推进年”“基层党建提升年”等的实施,一个个基层党建品牌立了起来,广大党员的身份亮了出来。而今,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云南进一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努力让每一个党支部都充满力量。
强硬件抓软件,推进党校教育全覆盖
今年秋季学期以来,云南沾益、河口、禄丰、玉龙、峨山5个县(区)的党校将陆续在新建的校区开班办学,结束过去没有固定场所办学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着力加强县级党校建设,夯实县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让县级党校阵地更加巩固,更好发挥基层党校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几年前,云南的一些县级党校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危房面积大、办公条件简陋,经费保障不足、管理粗放、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掣肘了党校事业发展和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
目前,云南共有129所县(市、区)委党校(分校),党校教育实现全覆盖。5年来,省级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分批支持边境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共66家县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省、州、县三级财政共投入建设资金3.3亿元,建成校舍面积15.4万平方米。如今,云南各州市都建成了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县级党校。
“我觉得全国文明城市应该是这样的”“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改变了市民很多的陋习”……10月29日,在安宁市委党校组织开展互动教学课的现场,参训的村(社区)干部和授课的老师,你问我答,气氛热烈。“互动参与挖掘了教学潜力,也能真正深化参训干部的认识。”授课的安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科说。
强了硬件,还得抓软件。互动教学、15分钟微党课、流动党校……一个又一个的党课品牌树了起来,党校教育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支部是学校、党员是学员、人人是教员”。多样化、互动式的学习氛围在基层党员干部中逐渐形成。
为创新党课形式,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千堂党课进基层”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党员,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推出了一批党员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优质党课,共讲授党课21.8万场,参训420.6万人次,全省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3.3万场次。
加强阵地建设,基层组织生活有平台
今年10月30日中午时分,云南绿春县边境村寨平河镇大头村委会的活动室里坐满了百余名瑶族、哈尼族、拉祜族群众。大家围坐在刚从北京回来的本县党的十九大代表高招飘身边,听她讲党的十九大将会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后党和政府会更重视农村的发展。咋个重视?会帮助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增收渠道……”宣讲现场热闹非凡,掌声不断。“过去连住都住不好,更不要提有这样的宣传阵地了。现在,建起了村级活动室,常常有专家来讲课,讲党的好政策,大家踊跃得很。”大头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攀龙说。
云南农村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党支部基本设在村民小组,基层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主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展。云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集中推进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力争实现所有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云南已建成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6.21万个,覆盖了10.45万个村民小组。今年省级筹集专项补助资金5.69亿元用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计划再建设2.6万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所有村民小组都有可供使用的活动场所。村小组有了活动场所,召开支部会议、村民议事、党员学习活动也都有了固定的场所。
“村里的活动场所,是我第二个家。现在,我吃在这里,玩在这里。”云南曲靖三宝街道兴龙村的幸福餐桌上,82岁的老人杨映华说。依托村里的活动场所,兴龙村对原有的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扩建,增设厨房、餐厅,让这里成为村里老人们就餐娱乐的幸福地。
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活动场所作用,云南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活动场所配备必要的学习资料、桌椅板凳、音响设备,向群众开放,定期不定期开展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真正发挥活动场所党群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综合服务、文体娱乐等功能,活动场所成为教育培训、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党建,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现场填表,现场审核,信息录入,盖上电子印章,不到几分钟,群众就能收到乡上正在受理的短信通知。走进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岩丙村云岭先锋服务站内,村代办员正在受理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申请。岩丙村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最偏远的地方,过去网络不通,老百姓进城办事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有了网络,把材料提交到村里就可以等消息,还会有短信通知呢!”村民赵艾社说。
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推进信息惠民大有可为。从2014年开始,云南采取电脑、电视、手机“三屏互动”的方式,将远程教育由单一学习平台转型升级为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县、乡、村网络全覆盖、平台全覆盖、电商全覆盖。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软件、激活登录,短短几分钟,支部党员就可以从云岭先锋APP浏览到党务政务公开、便民信息,还可以进行“三会一课”二维码签到。以“云岭先锋”为抓手,云南各级共整合投入资金3.12亿元,建成为民服务站点16159个,累计办结各类便民服务事项1081万件,为群众节约办事费用近3亿元。“构建综合服务云平台,就是要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党务、政务、商务网络服务。”云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中屏镇芹菜塘的活动场所上,有一个大大的二维码,轻轻一扫,村里的各种土特产信息就出现在了手机屏幕上。“现在禄劝乐村淘电商平台已经有60个单品上线推广运营,能销售到北京、浙江等10多个地区。”电商平台负责人陈显达说,“我们就是要帮村民实现既能在网上购物,也能销售自家的农产品。”
针对云南大部分农村对外交流不畅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实际,云南各地以“基层党组织+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用品下乡、高原农特产品进城、乡村旅游推介上网。为不断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领域和服务范围,云南各地鼓励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骨干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创业,通过担任电商代办员、领办网店微店,带领基层党员群众创业致富。现在,已上架高原特色农产品“一村一品”15509个、入驻商户7525个、发布乡村旅游景点2677个,建成农村电子商务为民服务站6670个。